一體化廢水預制泵站是提升污水,雨水,飲用水,廢水的提升裝備,由頂蓋、玻璃鋼(GRP)筒體、底座、潛水泵、服務平臺、管道等部分組成,以滿足增壓提升排水要求的設備。
一體化廢水預制泵站作為廢水收集與提升的核心設備,其安裝位置需綜合考慮運行效率、環境適應性及維護便利性,具體要求如下:
地形與地勢
泵站應選址于地勢較低且利于廢水自然匯集的區域,確保周邊區域的廢水能通過重力流順暢匯入泵站集水井。同時,需避開易積水或地質松軟地帶,防止因地基沉降導致設備傾斜或損壞。若安裝區域存在坡度,應通過合理設計集水井結構或增設導流設施,避免廢水滯留或倒灌。
周邊環境
遠離污染源:泵站需與垃圾處理場、化工企業等潛在污染源保持安全距離,防止有害物質滲入廢水系統,腐蝕設備或影響處理效果。
通風與光照:優先選擇通風良好、光照充足的區域,減少潮濕環境對電氣設備的侵蝕,同時降低異味積聚風險。若安裝于密閉空間(如地下室),需增設強制通風裝置。
防洪與排水:安裝位置應高于當地歷史最高洪水位,或通過筑堤、抬高基礎等方式確保泵站免受洪水浸泡。周邊需設置排水明溝或暗管,避免雨水倒灌至集水井。
空間與布局
操作空間:泵站四周需預留足夠空間,便于設備檢修、管道連接及人員操作。通常建議檢修通道寬度不小于設備最大直徑,且與周邊建筑物或障礙物保持安全距離。
管道銜接:安裝位置應靠近廢水排放口或后續處理設施,縮短輸送距離,減少管網阻力。同時,需考慮管道坡度與走向,避免出現反坡或急彎,確保廢水流動順暢。
電力與通信
泵站需靠近穩定電源,若采用市電供電,應確保線路長度合理且符合安全規范;若配備備用電源(如柴油發電機),需設置獨立存放區域并采取防雨、防火措施。此外,安裝位置應便于通信線路(如4G、光纖)接入,確保遠程監控與數據傳輸功能正常。
安全與合規
泵站安裝需符合當地環保、規劃及建筑法規要求,避開生態保護區、文物古跡等敏感區域。同時,需設置安全警示標識,防止非專業人員誤入,并在必要位置加裝防護欄或蓋板,避免人員墜落風險。